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9集课程复讲

杨玲学长

  
细讲弟子规第三十九集复讲学习报告

尊敬的师长:
      您好!
      以下是末学的复讲内容。
   1、从哪些角度看出一个人有仁德?
首先是存心仁厚。杨老师有一次碰到卖水果的,本来她是不买,但因为看到是一位老人在卖,而且有的水果快坏掉了,她就挑那些快要坏掉的水果买来吃。一来是为了不浪费粮食,二是为了帮助老人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杨老师的存心仁厚。
再来是谦卑。孔夫子说他一生的言论是“述而不作”,他教化了那么多的学生,夫子非常的谦卑。蔡老师在澳洲学习的时候,卢叔叔在他身边坐了一二个礼拜,后来蔡老师懂得“视诸父,如视父”,主动给卢叔叔鞠躬问好,才结交了卢叔叔这样真正有德行的人。蔡老师也从这件事深刻体会到真正有德行的人,是非常平易近人、谦卑的。
第三,是以身作则。说到做到,甚至是做到了再说。李炳南老师衣服穿了几十年,补了又补,很整齐。送他衣服的人很多,但他都转送给了他人。他九十七岁的时候还在课堂讲课,他说“众人要我讲一天,我活一天,就尽力讲一天”。最后都是学生把他扛上讲台的,老人家演出了牺牲奉献的精神。释净空教授也是“师志如己志”,八十多高龄还在世界各地奔波讲课。蔡老师跟他的老师释教授也是一样,各地到处飞来飞去做演讲,帮助更多的人。
2、中国文化的心法是什么?
    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、亲、师。君是指以身作则,身教;亲是指关怀、爱护,把他人当作家人来看待;师是指因材施教、教导,是言教的部分,也是抓住很多的机会教育点。君、亲、师一定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所有的问题。我们在人群之中,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做到君、亲、师,用这种态度道业精进很快。
    现在家长说孩子不好管,领导说员工不好带,老师说孩子不好教,其实问题的症结所在,就是没有反求其身,没有真正落实君亲师。教孩子孝顺父母,可能自己在父母面前言语都不太礼貌,家长没做好榜样,上梁不正下梁歪。爱孩子没有智慧,爱之足以害之。教育孩子要以德为本,这才是真正爱护,才真正做到亲。师,该教育的时候要抓住机会,有教育的敏感度。等孩子养成坏习惯,就为时已晚。当领导的把员工像亲人一样看待,处处提携、指导,当老师的把学生当自己的小孩看待,尽心尽力。所以我们时时用君亲师来对照自己,道德学问就会越来越提升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